扫码进群,与同行一起共话医事~
本文来源:医学界综合整理
事件回顾
近日,美国纽约州长岛发生一起令人痛心的悲剧。一名61岁男子在陪同亲友接受核磁共振(MRI)检查时,因佩戴金属项链违规进入扫描室,被强磁场吸入机器,身受重伤,次日不治身亡。
据警方透露,该男子并非接受检查的病患,而是陪同亲友进入MRI室。在检查过程中,亲友突然感到不适并呼救,男子不顾医护人员的劝阻,冲入机房,结果身上的金属项链被磁力瞬间吸引,导致其被扯入机器中。医生推测,该男子可能因金属项链缠绕颈部,造成窒息或颈椎损伤,最终导致死亡。
▲ 图源:新闻报道
为何在MRI检查时,金属物品如此危险?
工作原理与磁场特性
MRI通过超导磁体产生3T()以上的强磁场(是地球磁场的数万倍),结合射频脉冲与梯度磁场,对人体氢原子核进行激发与信号采集。这一过程中,任何铁磁性物体进入扫描室,都会因磁力作用被高速吸附至磁体中心,速度可达每秒数米,冲击力足以穿透人体组织。
致命的金属饰品
投射效应:铁磁性物体(如项链、钥匙、氧气瓶)在磁场中会像“子弹”般飞向磁体,造成机械性损伤。
植入物风险:心脏起搏器、人工关节等含金属的医疗植入物,可能因磁场干扰导致功能失效或移位。
伪影与热效应:金属物品会扭曲图像,甚至因射频能量沉积引发局部过热。
必须牢记的MRI安全守则
检查前:彻底排查金属隐患
主动申报金属物品:包括体外物品,如首饰、手表、发卡、假牙、助听器、银行卡等;体内植入物,如心脏支架、骨科钢钉、节育环、纹身染料(含金属颗粒)等。
特殊人群提前告知:如孕妇需告知孕周,孕早期(前3个月)原则上避免MRI;携带胰岛素泵、神经刺激器者需提前调试设备。
穿着规范:更换机构提供的无金属检查服,避免内衣扣、拉链等隐蔽金属。女性需取下带金属托的文胸,长发需用非金属发绳束起。
设备与环境确认:扫描室入口应有5高斯线标识(磁场安全边界),非工作人员不得越界。机构应配备铁磁性探测系统(FMDS),实时检测金属物品。
检查中:遵守规则,应对突发状况
保持绝对静止:任何移动都会导致图像模糊,甚至引发外周神经刺激(如肢体麻木)。婴幼儿或躁动者需使用镇静措施,并由专人监护。
注射对比剂注意事项:告知过敏史,肾功能不全者(eGFR<30mL/min)慎用钆对比剂。哺乳期女性需暂停哺乳24小时,避免对比剂通过乳汁代谢。
紧急情况处理:如感头晕、胸闷,立即通过呼叫器通知技术人员,切勿自行起身或触碰设备。扫描室应配备MRI兼容的急救设备,普通氧气瓶、监护仪禁止带入。
特殊场景
陪护人员职责:仅允许经过安全培训的人员陪同,且需穿戴无金属防护服。扫描期间不得擅自进入操作间,可通过视频监控观察患者状态。
突发状况应急:患者若在扫描中呕吐、抽搐,需等待设备停止后由技术人员协助处理。火灾或设备故障时,按紧急按钮启动失超程序(磁场快速衰减),但此操作可能损坏磁体,非极端情况禁止使用。
此次美国男子因佩戴金属项链闯入MRI室身亡的事件,再次凸显了MRI检查中金属物品的巨大风险。在进行MRI检查时,务必严格遵守安全规定,听从医护人员的指导,切勿因一时疏忽而酿成悲剧。同时,医疗机构也应加强宣传和培训,提高患者和家属的安全意识,共同营造一个安全、有序的医疗环境。
医学界儿科领域交流群正式开放!
加入我们吧!
配资天眼-配资天眼官网-正规配资门户网站-中国股票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